長時間的旅行漂泊,持續的不穩定、總越想要有些安定的時候,喜歡在每個地方有個家的感覺,即使只有短暫的幾天,但只要可以不用在一天內收拾行囊、扛著千斤重行李、再把所有東西倒出來,就是種幸福的安穩(雖然每晚還是會進行一次把東西倒出來的動作)。於是我把亞維儂當成南法旅行的中心站,每天向四處走往不同的行程。
帶著法國鐵路票券,我再度跳上了火車,從亞維儂 Avignon 來到距二十分鐘車程的亞爾勒 Arles,一個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小鎮,但 Arles 更被世人注意到的,通常是梵谷筆下多幅畫作的場景出處。
阿但是不瞞您說,其實我一開始會想來亞爾勒,也是為了見見梵谷《星空下的咖啡廳》這幅畫中的實景才給吸引來的啦~(羞捲手指)渴望身歷其境,就像影迷粉絲要去踩一下拍攝景點一樣,畢竟沒什麼藝術涵養、記不得幾個藝術家的我,梵谷是難得五根手指頭中數得出來的其中之一。
卻沒想到走了一遭亞爾勒後,那保存完整的古羅馬競技場,反倒成為我對亞爾勒最印象深刻的去處,舒服又充滿藝文可愛的小鎮,讓我捨不得離開,要不是心裡的那個「鐵路票券多坐點比較划算」的省嬸又冒出來,才決定起身前往另一個 Nimes 小鎮,不然我真會在這耗上一整天。
所以說計畫總是趕不上心情的變化,旅行的收穫就在於總能將原本侷限的喜好,在廣泛接觸後,再親自打破那既定的印象。
亞爾勒 Arles 這可愛的小鎮,曾被凱爾特部落和希臘所佔領殖民,直到羅馬帝國的凱薩大帝將亞爾勒交給他的其中一名將領,亞爾勒才漸漸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它也經歷過摧毀和重建,但在經過高潮迭起然後重生的劇情,總是最具有張力,它帶著絢爛的故事、沈穩的歷練、和新鮮的氣息,還有強化過後繼續前進的韌性,似乎提醒著我,這次感情生活變化後的出走,都將會化為我的養分,帶給我更大的力量。
[ 連牆角都有驚喜,垃圾版的侯溜肯 ]
火車站漫步往亞爾勒小鎮的路上,再度遇見來自亞維儂的隆河,火車就像一台時光機,把我從 14 世紀的天主教廷城鎮亞維儂,沿著隆河帶到下游的古羅馬亞爾勒。
[ 城門上掛著一張大大的當代設計風格的攝影展海報 ]
[ 城門口鐘樓的馬賽克拼貼畫,整個鎮都充滿藝術氛圍了不是? ]
[ 現在亞爾勒的老城房,大部分都是 17、18 世紀所建的 ]
亞爾勒小巧精緻,每個景點都很近,走過城門後的巷弄商店街,好像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穿域時空來到古羅馬的圓形競技場,沒想到這顆亞爾勒競技場竟猶抱琵琶半遮面、一大半都在進行整修,但在歐洲旅行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畢竟這些建物都是作古的老前輩,定期進場維修微整型一下才能見人更久。
凱薩大帝到佔領地建設時,喜愛把當時義大利羅馬的重要建物也都複製貼上一份,亞爾勒的競技場就是羅馬競技場的縮小版,但不同羅馬競技場的是,亞爾勒的這顆小巨蛋至今仍會舉辦鬥牛賽呢,夏季更還會有戲劇或音樂會的使用。
[ 競技場裡的光影太迷人,我這相機壞掉的人來這拍都上手(我絕不會承認是我自己手壞掉的) ]
亞爾勒競技場不大,但被石階拱門包圍的震撼力,卻很強,所有細微的聲音在這都可以都能被放大,另一頭一家人的談話聲音、廣場中施工者的對談,即便聽不懂,卻都像在跟我對話,讓一個獨自旅行的人在這似乎有了許多人的陪伴,但若是聽得懂的話或許可以多聽到一些八卦。
沿著走廊繞著走,在西元前 1 世紀的石牆裡頭,我回到獨自的旅行,沒有盡頭、也沒有終點,繞著圓形的競技場,任何一處都可以是起點,踏上了這條路、追逐著陽光灑下的不同變化,直到自己不想走為止。
路過階梯下的穿廊,不經意地注意到一個黃色小攤位,看起來像是賣明信片紀念品的販賣亭,反正我閒適慵懶的晃來晃去,就多走幾步路湊過去看了幾眼,原來是個照相攤位,那些照片都是在競技場內的看台區拍的,像是一般民眾的自然動態。
突然,那面照片牆裡,驚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卻是陌生的角度。
是我耶!
[ 所以以後要多看地圖知道嗎?拿手機滑被拍到多宅呀 ]
那是一個攝影展活動,算是夏季亞爾勒攝影展中的一個小互動式展覽,一個人的旅行很少有機會擁有自己的照片,尤其在 2012 年那個自拍棒都不知道問世沒的時代,路人拍的照片很靠機運,更少有這種專業攝影師幫忙拍的照片,沒有猶豫太久,我掏出不在我環歐預算裡的資金,買下了這張珍貴的回憶。
[ 買完照片他們就被採訪了(所以我太早買了,不然照片就會一起上電視了?!) ]
[ 被抓到了哄~就是他在當狗仔啦! ]
從零開始建立對一個城鎮的認識,每一步、每一個視線、還有擦肩而過相遇的路人,都能在腦海中快速堆疊出屬於自己的感官評價,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對感官刺激力十足的探險。而從亞爾勒第一眼的設計海報、巷弄間的市集商店、配上鵝黃粉嫩的建築牆面、還有迎面而來牽手散步或靜靜站在街邊小店挑選的老夫妻們、以及帶著黑色斑紋的古羅馬競技場,佈著藝術氣息卻又擁有悠閒度假氛圍,成為我對亞爾勒的印象,正合我意。
路過一棟公寓的一樓,門外貼著與城牆上相似的海報,上面似乎見不到英文使我無法了解展覽的內容,這時一對年輕的男女生主動對我用英文打招呼,在法國遇到能用流利英文溝通的人不多,一整天的獨自旅行讓我出門至此,幾乎沒開過幾次口,而他們的熱情讓我在亞爾勒又感受到更多的溫暖。
我被邀請入內參觀這個攝影展,當我看到「我的房間」這系列照片,忍不住停下腳步駐足。一個人的喜好與個性或許都能在自己最安心的私房內展現,那在這趟旅程後的自己,會成為什麼樣子?
[ 法國攝影師 Bertrand Noël 的作品 ]
[ 邀請我入內的法國年輕男女,男生其實就是這攝影展的攝影師(兩位不要為了我吵架) ]
帶著對自己的疑問,走到市政廳前的共和國廣場上,紀念碑下的水池旁,我見到一個快樂的身影,帶著笑容自在的跳進水池裡濺起水花,然後在陽光下打滾磨蹭,我看看四周,似乎沒看見像是主人的身影,也沒人注意著這隻笑得開心的狗,如入無人之地,看著他的開心,我的嘴角也跟著微笑起來了。
好像一切都是這麼簡單,生活就是這麼單純。
又或者若把慾望放單純了,快樂就簡單了。
我想我還沒找到完整的答案,但享受每個開心的時刻,大概會是我的第一個回答。
[ 古羅馬的劇場遺跡,偶爾還有劇場表演會在此演出 ]
[ 與競技場、古劇場同樣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古羅馬聖托菲姆教堂 ]
擁擠的佛洛姆廣場(Place Du Forum),滿是前來朝聖梵谷《星空下的咖啡廳》的人潮,但竭盡所能擺放座椅的隔壁店家,讓人很難再度站在梵谷的角度重現畫面。
不過那已經沒關係了,對我來說,亞爾勒已經不是梵谷的小鎮,競技場的留戀、攝影展的熱情、還有陽光下的微笑的狗,這些回憶才是我自己的亞爾勒小鎮。
[ 此角度已不復見(大概要付錢坐那藍帳篷的店家裡吧),而且連那地板都已經長不一樣了呀…. ]
[ 梵谷還有一幅隆河的星空,我相信依梵谷的創造力,大佳河濱公園也能畫成百萬夜景 ]
✈ 旅行時間:2012/7/6
| 看我歐行腿 | 法國 9 天 系列文章
● 法國,和你想的不一樣?
● 法國 Day1 – 蝦咪!戴高樂這堂堂法國最大國際機場,講英文不能通?
● 法國 Day1 – 法國巴黎凡爾賽宮,攻破腦中阻塞的歷史連結
● 法國 Day2 – 不經一番找無路,焉得法國巴黎加尼葉歌劇院的古樸香?
● 法國 Day2 – 法國巴黎凱旋門、香榭麗舍間的歷史之道,感嘆我對歷史的不知道
● 法國 Day3 – 法國巴黎羅浮宮,金屋藏嬌裡的那抹淺淺微笑
● 法國 Day3 – 屬於我的法國巴黎印象!集印象派經典畫作的橘園與奧賽美術館
● 法國 Day4 – 法國巴黎聖米歇爾山,原來腦子有洞是這樣來的
● 法國 Day5 – 法國巴黎一日雙聖,在聖心堂與聖母院看見巴黎人的兩樣情
● 法國 Day1~5 – 艾菲爾鐵塔,五個視角看法國巴黎市的這仙燈塔
● 法國 Day6 – 夕陽西下更美麗的南法普羅旺斯古城,亞維儂
● 法國 Day7 – 在南法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與紅城裡,瀟・灑・走・一・回
● 法國 Day8 – 南法亞爾勒 Arles,我眼中的、梵谷筆下的古羅馬帝國
● 法國 Day8 – 南法又見古羅馬小鎮,看看新舊相容的尼姆 Nimes 有卡好嗎?
● 法國 Day9 – 那一年,我也參與了南法亞維儂藝術節的一部分….
| 看我歐行腿 | 環歐 85 天 16 國 更多文章的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