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第三天的任務,是從拉薩一路往東開行四百多公里,翻越五千多公尺高的米拉山口,然後抵達此趟行程最東邊的林芝區域,而路上唯一停靠的景點,是一座具有藏傳佛教歷史意義的巴松措。 原以為不過就是拉車一天,沒什麼特別的,怎麼知道卻意外演變成重重突破內心、瞬間融入當地的關鍵日,看來城市佬走進郊區不只大開眼界,連「心界」都能被加開呀!(反正不要開到靈界就好)(喂~)
「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這是藏人口中的拉薩正中心,也是佛教聖地的中心,大昭寺在藏人心中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因裡頭供奉著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這些來自各地的朝聖者千里跋涉,就是為了達成一生一定要來拉薩轉經的夢想,見見這尊佛像還願。對於大部份西藏人來說或許不知道什麼叫旅遊,轉經大概就是他們人生的遠行吧!
終於能重見天日與西藏正式相見歡,第一個迎接我們的:布達拉宮,西藏的經典代表建築,這是個所有旅行社必定會安排的行程,絕非碰巧地通常還都放在拉薩市區的第一枚景點,好似沒有來過布達拉宮,就像沒到過西藏般。然而在一步步探訪這載滿西藏歷史、和宗教文化的宏偉殿堂,我反而隱隱約約地感覺到些許空虛、寂寞、覺得冷;那麼這個在到訪者眼中如此具標誌性的建築,在西藏人的心中又會以怎麼樣的形象存在?
高山症到底是什麼?「高山症」這三個字也總是會不斷地反覆出現在眼前,好似向你宣告『嘿嘿~怎樣都別癡心妄想能逃避我』真的是這樣嗎?該如何避免呢?以我們的僅一次經驗的微小參考價值來提供
放眼千年至今的成功人士都不謀而合地有句真言「西藏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咱們老一輩口邊也常常叮嚀著:千萬不要不信「習」,我想我就是沒把這些古人智慧好好當一回事,就此開啟了這個波折與驚恐的西藏踢北去故事開端... 台灣人此時立馬被列入與外國人同等待遇(其實我很甘願的):『需要提前一個月申請入藏證,而且通常要有導遊帶領行程』
為什麼要去西藏?就在一個面臨離職轉換人生道路、想把心裡好好淨空整理的時節,也處在一個今年秋天再不去就要等到明年春天的時節,一腳踏上這個沒想過真能成行的『地名』-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