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南法,普羅旺斯亞維儂 Avignon。
巴黎它開啟了我 85 天環歐旅程的第一站,沒想到六天後此刻的我,手裡卻已握著鐵路票券、帶上一身行囊,準備搭上長途火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這是我歐行腿旅程中第一趟移動,我頭也不回的離開巴黎,心中似乎浮現在地圖上用力蓋下印章的畫面,為我繼續往前跨步給了自我認可。
[ 我在歐洲使用最多的移動工具,後來整個愛上火車的旅行 ]
南法,普羅旺斯,薰衣草。
放眼望去大地都被紫色覆蓋,是我在規劃這趟歐行腿以前,對南法唯一的想像。
什麼亞維儂的,我哪知道那是哪?
直到拿出打從高中畢業後首次翻閱的歐洲地圖對照,我才知道,喔~原來那個我們熟知的薰衣草之鄉普羅旺斯,其實是個大範圍的地區統稱,指的是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 – 阿爾卑斯 – 藍色海岸大區」(有必要這麼長嗎?),裡頭包含六個省份,連沒有水怪的尼斯、等著走紅地毯的坎城都在此,而亞維儂則是普羅旺斯地區裡最西邊那一省份的大城市。
[ 亞維儂是南法普羅旺斯的大古城,適合當成住宿據點,再每日搭車到普羅旺斯地區的城鎮景點 ]
火車上我一路張大眼睛盯著窗外,期待著被紫色薰衣草襲擊,七月初來到南法最期待的,莫過於親眼見見一望無際令人屏息的薰衣草田。但是一路黃綠色的美麗田園風光,就是不見紫色薰衣草,直到隔天我跟隨一日團前往薰衣草種植的地方,在特定的區域裡才見到我預期中的普羅旺斯樣貌。
原來普羅旺斯才不是到哪都是紫色的,薰衣草只不過是被精選出來、塑造出的形象代表,也就這樣掩蓋過它其他的光芒了。
我帶著二十五年來的狹隘世界認知和陳年刻板印象來到歐洲,花上三個月,一邊走過一邊迅速的親手將它們擊破。
但無論如何,交通方便的亞維儂都是個適合成為南法首站、也當成普羅旺斯據點的城鎮。
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我與巴黎揮別,順利抵達了南法亞維儂 Avignon,即便在火車上根本沒有人聽懂我要去哪…(除非我拿出票根指給他們看)。
只是這次不是他們英文不好,而是當我習慣了記憶中文翻譯的地名,要講地名時,總想用中文版的名稱加上偽法文腔來發音,跟你說,屢試不爽,一定會錯!
因為…拜託!人家 Avignon 法文發音「阿 V 妞」、用英文發音「阿肥ㄟ妞」,阿咱們台灣就要翻成沒人聽懂的「亞維儂」,一開頭的「阿」音整個都歪掉了,你怎麼加上怪腔怪調都不會有人認得它的殘骨,此時連中國大陸翻譯的「阿維尼翁」都比我們的還更與原版 Avignon 處在同一個時空。
相對於法國北邊的巴黎是充滿時尚設計與古典交錯的法國皇家重地,南法的亞維儂則是個表演藝術氣息濃厚的天主教廷城鎮,因為這兩個城鎮,直到 18 世紀前都是兩國兩制的狀態,讓亞維儂與巴黎有著不同的街景樣貌,亞維儂甚至到現在還完整保留著中古世紀的城牆,要不是路上的人們還是講著法文、想買東西還是會走進家樂福,我還真會以為來到了一個國中國。
[ 接下來由亞維儂為您展示的是 14 世紀的堡壘,五公里長的城牆把亞維儂團團圍住 ]
[ 認明法國國寶家樂福,但平平是家樂福,法國在地的家樂福自有品牌都比台灣優秀很多耶 ]
走進亞維儂的老城區更能嗅出截然不同的氛圍,在歐洲看不完的哥德式建築馬上繼續加倍奉上,亞維儂曾經是除了梵蒂岡外,天主教廷的第二個教廷所在處,14 世紀時因為歐洲動盪危機四伏,羅馬教廷決定搬遷到亞維儂,建了有尖塔的教皇宮,也蓋了有耶穌和聖母在戶外當顯眼招牌的教堂,歷經七位教皇在這裡統治和用心建設,直到 18 世紀末的法國大革命,亞維儂才成為法國的一部分。
[ 每到一個城市我就先認尖塔,迷路的時候還可以拿來當認方位的路牌多好用呀(到底是多怕迷路啦) ]
[ 亞維儂聖母大教堂上,安排精巧的金光閃閃聖母正看著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 ]
[ 教皇宮前的廣場 ]
我連法國都還沒有踏出,卻因為豐富交錯的歐洲歷史背景,讓我在不過是火車行駛的短短幾小時間,就能遇見如此多元的文化,這與我在澳洲旅行的地景體驗相當不同,也為我的接下來的歐洲火車驚豔旅程做了個暖身。
但巴黎與亞維儂也有共同點,這兩個十足歷史味的地方,卻都能被法國人的藝術給包裝出新感受。
我來訪的七月,除了是薰衣草紫爆的季節,也是亞維儂城一年中最爆炸的月份,世界著名的亞維儂藝術節就在此時展開,這是目前法國仍有延續到今日的最古老的藝術節。
這天剛好是藝術節正式開始的第一天,原本安靜的中古城堡,在世界各地前來的表演團隊與參觀的訪客湧入下,頓時人聲鼎沸,突然我覺得亞維儂就像是守在鄉村的爺爺奶奶們,每一年就在等待著農曆年節時迎接著全家子歸來團聚。
城內已經到處都貼滿了藝術節獨立表演團隊的宣傳海報,晚來的團隊爬著梯子尋找牆面上的留白處,古城的泛黃色調都繽紛起來,這些冒出來的年輕人大概也把這老城的平均年齡瞬間拉低了四十歲(我也有幫忙拉低一點)。
[ 貼滿藝術節傳單的牆,也是亞維儂每年一次的特色 ]
漫步在亞維儂老城是很享受的事,特別是在巴黎提心吊膽的生活過後,治安名聲好多了的亞維儂總算能讓我稍微喘口氣,路邊不再是可怕的街頭幸運繩魔術師,在亞維儂的老城裡似乎任何一塊空地都有可能是舞台,席地或在百年石階上一坐,就能看一場真正的街頭藝人表演。亞維儂藝術節還沒正式開始,隨處的表演藝術已經為亞維儂藝術節暖場。
[ 在歐洲遇到好幾次幾乎一樣音樂和擺攤內容的這個街頭藝人,完全懷疑是連鎖店呀 ]
[ 嗯…就算再莫名的情形出現在亞維儂街頭,都會被認為是街頭藝術 ]
小小的城鎮只要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能逛完,即便七月是最多人的時候,大街總是來來去去的人潮,但暫時遠離一下喧囂也是非常容易的事,因為隨處都有轉進優美弧線的小巷弄裡的機會。
[ 亞維儂的弧形巷弄也是我記憶裡特別深刻的一部分 ]
一個下午我走上教皇宮與旁邊得岩石公園,站在亞維儂的高處往下看,然後再沿著城牆邊走出老城外,城外的隆河跨著一座橋,橋的另一端卻沒有連到對岸,曾是亞維儂教廷與法國王室唯一的聖貝內澤橋,又叫亞維儂橋,但在遭受多次洪水衝擊而倒塌後,也只用斷橋的樣子與人見面,被多條道路取代了它原本連接兩地的功能,卻成為亞維儂的最大特色之一,在夕陽下閃閃發亮。
這個曾經是天主教教廷的亞維儂、曾經乘載著人們跨過大河的亞維儂橋、這個待在鄉村裡的老人家,就這樣看著時代改變、看著自身的重要功能一個個消失,但它仍然待在那裡隨時給需要的年輕人一個發揮空間的選擇,即便只是一年一次的熱鬧,都足以使它充滿期待的光亮。
✈ 旅行時間:2012/7/4
| 看我歐行腿 | 法國 9 天 系列文章
● 法國,和你想的不一樣?
● 法國 Day1 – 蝦咪!戴高樂這堂堂法國最大國際機場,講英文不能通?
● 法國 Day1 – 法國巴黎凡爾賽宮,攻破腦中阻塞的歷史連結
● 法國 Day2 – 不經一番找無路,焉得法國巴黎加尼葉歌劇院的古樸香?
● 法國 Day2 – 法國巴黎凱旋門、香榭麗舍間的歷史之道,感嘆我對歷史的不知道
● 法國 Day3 – 法國巴黎羅浮宮,金屋藏嬌裡的那抹淺淺微笑
● 法國 Day3 – 屬於我的法國巴黎印象!集印象派經典畫作的橘園與奧賽美術館
● 法國 Day4 – 法國巴黎聖米歇爾山,原來腦子有洞是這樣來的
● 法國 Day5 – 法國巴黎一日雙聖,在聖心堂與聖母院看見巴黎人的兩樣情
● 法國 Day1~5 – 艾菲爾鐵塔,五個視角看法國巴黎市的這仙燈塔
● 法國 Day6 – 夕陽西下更美麗的南法普羅旺斯古城,亞維儂
● 法國 Day7 – 在南法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與紅城裡,瀟・灑・走・一・回
● 法國 Day8 – 南法亞爾勒 Arles,我眼中的、梵谷筆下的古羅馬帝國
● 法國 Day8 – 南法又見古羅馬小鎮,看看新舊相容的尼姆 Nimes 有卡好嗎?
● 法國 Day9 – 那一年,我也參與了南法亞維儂藝術節的一部分….
| 看我歐行腿 | 環歐 85 天 16 國 更多文章的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