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維儂藝術節在每年溫暖的七月天上演,這大概是亞維儂一年內最熱鬧的月份了,更幸運的是,我一枚優秀的大學同學也正好要為其中一組參與這盛會的台灣劇團工作,讓我在南法有可以投靠的熟人陪伴、還能沙發衝浪一下,極偶爾地敲邊鼓為劇團打雜,留給我裡與外不同的亞維儂藝術節回憶視角。
尼姆是南法加爾省的省會,或許步上現代化的發展不能避免,新舊交融變成尼姆的特色之一,但很欣慰地那些古羅馬的遺跡至今還是妥善的保存下來,甚至是同梯裡保存最良好的一處了。
亞爾勒 Arles,一個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小鎮,但 Arles 更被世人注意到的,通常是梵谷筆下多幅畫作的場景出處,卻沒想到走了一遭 Arles 後,那保存完整的古羅馬競技場,反倒成為我對 Arles 最印象深刻的去處,舒服又充滿藝文可愛的小鎮,讓我捨不得離開。
在南法的第二天我就走了一回 Gordes 高德石頭城、 紅城啊滾滾的 Roussillon、癡癡啊紫深的薰衣草田、和綠透終有石的碧泉村 Fontaine de Vaucluse,順道集成了一台調色盤。
相對於法國北邊的巴黎是充滿時尚設計與古典交錯的法國皇家重地,南法的亞維儂則是個表演藝術氣息濃厚的天主教廷城鎮,交通方便的它更是個適合成為南法首站、也當成普羅旺斯據點的城鎮。
歐行腿的第一站,在巴黎的五天,艾菲爾鐵塔不屬於我哪一天的行程內,它佔據了我巴黎的每一天回憶。鋼鐵的氣魄堅硬,卻有著優美的弧線線條,計畫的、臨時的、出乎意料的,在巴黎的每一天,我都想看它一眼;渴望認識它不同時刻的面貌,無論是在白天、夕陽、還是晚上,欣賞著鐵塔在太陽牌明燈從亮到黑、不同明亮度值下,照在建築上變化出的不同色調。
相較於那披著法皮卻法魂出竅的羅浮宮,橘園與奧賽這兩座美術館雖規模不大,卻可實實在在地欣賞到那些身為道地法國人、或在法國度過餘生的印象派大師們作品,更別說先撇開傷人的館藏價值不提(拿別人文物的價值和對方付出的代價,世紀難合解呀),光是『來到法國,怎能錯過欣賞名符其實的法國藝術文化』這點,就值得將「橘園美術館」和「奧賽美術館」納入沾染氣質的行程裡了。
我以為經歷這麼多視覺衝擊、再也沒什麼可以嚇得倒我之際,法國巴黎羅浮宮,讓我見識到法國的沒有極限。這個鑲金又包銀的房子裡,裝進了全世界,還藏了三個令世人為之瘋狂、願遠道追隨的三名女子。
從羅浮宮開始,一路向西到杜樂麗宮花園、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道、最後再到凱旋門,連成筆直的一條線,這是法國巴黎市中心的歷史軸,又稱為凱旋之道,每一處景點不分年代的人都是從小聽到大,從河畔甚至還能眺望巴黎鐵塔,塞納河簡直比健達出奇蛋還厲害。
歐行腿第二天的加尼葉歌劇院,正是古人言的:『不經一番找無路,焉得加尼葉古樸香』,要看到如此古典美麗的建築,必須先苦我心志、勞我筋骨,走繞巴黎街頭數回合,以確立歐行腿的名副其實呀!加尼葉在為歌劇院設計時,融合了古典、文藝復興主義到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樣式,後來常被稱作第二共和風格或拿破崙三世風格。我以為前一天已經參觀過法國數一數二豪華的凡爾賽宮,沒有什麼可以再嚇的著我了,卻反被加尼葉歌劇院這外觀中庸、內部莊嚴氣派的風格給深深吸引;我遇見了這個我在巴黎最喜愛的建築!
凡爾賽宮可以說是法國極具代表性的歷史之一,環歐 85 天的第一天,剛下飛機就直奔凡爾賽宮,我彷彿在地球上被平移拖進了另一個空間裡,從現代走進歷史,從現實踏入夢想,如今,我真的踏上這趟旅程了!
身為一個國際機場的諮詢櫃檯,聽得懂我的英文問句、卻不會說最基本的數字英文?讓我深信法國人就是「法 Q 」無誤。法國人真的高傲嗎?不講英文嗎? 在別人國家說別人的語言,或許才是我們外來者必備的尊重。我想我找到法 Q 攻防術了。
在短暫的法國殖民地越南河內半日遊後,接下來終於要開始正題歐行腿啦!首站就是與越南有絕對關係(?!)、同時又是十九世紀惡霸強權之一、能主宰他國生死的法國本人(丟筆!...丟滑鼠!)。但是在蒐集資料時,就從各方評論中慢慢交叉分析出「沒去過法國的人幻想法國的浪漫優美,去過法國的人抱怨法國的混亂腐敗」,嘆...這表裡不一根本就是雙子座無誤嘛(雙子座本人在此深深一鞠躬道歉)!但是,阿公眼鏡髒,太太看成娘,沒眼見不能為憑,拿偏見不能概全,這趟歐行腿打破了許多我腦海裡得既定印象,法國,也不過是個開始。但到底你的法國和我的法國有什麼一不一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