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福島的想像太多太滿,從新聞裡、從巨變數年後的追蹤攝影中,投射出的黑暗畫面在腦中浮現;然而對福島的想像卻又貧瘠,在那高緯度的日本地方、人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模樣?景色、聚落、環境,福島人與其他生命又是如何彼此共存?
我想看一看媒體身後的福島。
出了福島機場,窗上的景色隨即被綠色填滿,視覺還未從滿是建築的都市叢林適應到綠野田林,內心卻遮掩不住那份對鄉間景色的著迷。
再度回到繁忙的城市生活後,與自然的默契似乎日漸疏遠,然而初見福島,所有的感受竟一湧而上,即便是未曾造訪過的土地,但重逢置身林間的那個自己,是會心一笑的熟識。久違了。
福島位在日本本州的東北,車子從機場往西行駛的那一個小時,窗外變化的不是農田、就是綠林,偶爾尋寶到的房子多數是農舍,「真是個充滿田野林地的自然所在」是我對福島的第一印象。它讓我想起那個令我耍賴不願離開的台東,適合鑽進去靜靜待著的大地,在自然賜予的純粹空間裡用著緩慢的步調行走,沒有刻意的安排,心情卻一點一點的放鬆起來。
日本東北都是這般樣貌嗎?來過日本將近十次,卻還沒親眼看過東北地區。在日本福島縣觀光局的安排下,有了一探本州東北的契機,跟隨前人踏足過的山野路徑與生活軌跡,感受堆積在福島這塊土地上的生命力,也作為開啟日本徒步及與東北土地對話的起點。
認識福島的路徑線索
福島縣幅員廣大,面積是我們台灣本島的1/3,居日本第三位,不過這趟對福島的初識僅有五天四夜,只能說是點頭之交。
僅從小小一角來窺探福島,就要推斷並介紹這塊無論自然文化或物產都十分豐沛的土地全貌,實在有失公平,但也憑此留下了些印象,從親自觀察或是旅程中的特別深刻感受來分享我接觸到的福島,這份地圖便是我的路徑線索: (地圖能放大觀看路徑,點選左上圖示可展開所有 waypoint 、並自由開關欲顯示的項目)
接下來,我想分享福島行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八個景物:
只見町不只有火車,還有山毛櫸太郎
我到很後來才意識到,原來只見町是許多台灣鄉親們對福島旅遊景點的一大記憶點,尤其在熱愛火車或是攝影的圈子中。對我來說也是,只不過我的記憶在山上,一個由當地山林嚮導渡部女士講述林間生命交織故事的午後。
那片林子被稱為治癒之森(日文:癒しの森),位在福島只見町與金山町的交界處,山毛櫸是這片林地裡最多數的樹種,它的名字準確描繪了走出森林後的感受,也像是我對福島印象的縮影 – 安安靜靜的卻總能在不經意處見到旺盛且努力的生命力,静謐而葱郁,成為我在福島最為喜愛的一段行程。
→ 多聊一點:| 行走在日本東北 | 治癒之森的一堂生命課程,健行在自然首都的福島只見町
夕陽下霧幕漫河的柳津溫泉鄉
在結束治癒之森的健行後移動至柳津溫泉入住瀞流の宿溫泉飯店,柳津溫泉鄰近於追逐只見線火車的熱門拍照點,據住宿老闆所述這裡常常會接待前來拍攝只見線風貌的台灣遊客。
已被多數人視為福島記號的只見線景觀
這天正巧碰上每年一次的大日如来尊大祭礼,雖然正式的祭典活動在白天已經進行完畢,但祭典攤位則在傍晚才展開,我們沿著只見川一側的散步道,朝著溫泉商店街走向舉辦於圓藏寺前的活動場地。
陽光貼近河道,映照出明亮卻溫和的暖色,此時遠方的水面冉冉升起細絲般的霧氣,彷彿被哈利波特的魔法杖勾起,將白天的思緒都堆疊起來,然後悄悄地蔓延擴張。那是一種大自然的脈動,一點聲響都沒有,靜靜地滿溢生機。
土湯溫泉鄉的迷人榻榻米香
拉開和室的門,視線從眼前鋪滿榻榻米的黃綠色調,一路延伸到大片玻璃窗外的山坡,濃郁的藺草香氣撲鼻而來,差點讓我錯以為是通往後花園的一扇門。這其實是抵達福島的第一個晚上。入住土湯溫泉的山水莊溫泉旅館成為福島旅程美好的起頭。
而那時流連於鼻息間的氣味直到回台灣後仍然令我難以忘懷,於是便也將家中一席空地鋪上了榻榻米(購物還要找藉口)。
生出一個妖怪木芥子娃娃
走出山水莊溫泉旅館,土湯溫泉商店街不大,還藏有可口的美食(綿密濃郁的布丁太美味了!)和可愛的文化足以慢慢瀏覽。
好吃的土湯溫泉布丁,上頭的 LOGO 就是來自木芥子娃娃
我們走進一間擺滿了木製彩繪娃娃與些許陶器的小小店舖,門前迎來的是親切的笑臉、一對充滿朝氣的老夫妻,這些木娃娃是日本東北地區的傳統人偶 – 木芥子(こけし,kokeshi),而土湯溫泉正是日本三大木芥子娃娃區的其中之一。不需要專業訓練,也能在享受溫泉之際體驗彩繪木芥子娃娃,暫時與日本的傳統技藝連結。
「再過十年,你們也可以畫出跟這些彩繪師傅一樣厲害的作品」耳邊傳來老闆的聲音,我低頭盯著剛才不小心創造出來的妖怪木芥子,默默吞了一口口水。
左邊是人家老師傅繪製的,看得出哪一個是我生出來的小妖怪嗎?(還是去學10年吧我)
→ 多聊一點:| 行走在日本東北 | 在福島土湯溫泉區親手打造一只傳統日式木芥子娃娃
乘載地方經驗的喜多方老店們
『喜多方市是日本福島縣會津地方北部的一市。以喜多方拉麵而聞名。』維基百科這麼介紹著,然而座落在自然資源豐沛的日本東北地區,喜多方市可不只有拉麵一項物產。
我們前往百年酒莊品嚐當地酒廠釀造的日本酒,喝到的是飯豐連峰的山泉水;點一碗喜多方市代表美食 – 拉麵,湯頭是用硯熬煮的,鮮甜清爽的口味,成為目前唯一讓我想念的日本拉麵。而來到明治33年(西元1900年)即開始營業的山中煎餅本舖,仙貝製成體驗所提供的三片綠色仙貝胚,是因為加入了艾草才帶有這般顏色。
添入屬於這片土地的山野味道,人在市區內,身子卻又被帶回了遠方。
雄国沼的金針花海與山中小屋
安排福島健行的幾個日子中,剛好碰上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讓戶外行程持續在天氣不穩定的狀態下進行,不得已取消了相當期待的一切經山健行。雄国沼的登山健行,算是稍稍彌補無法往山上前進的惋惜。
從雄子沼登山口開始上行兩小時(單趟 3.3 公里至雄国沼濕原木棧道入口的慢行與拍照),多是保有原始面貌的自然步道,在抵達滿是金針花的沼澤之前,路線先經過雄國沼休憩舍,在細雨森林中雅緻地出現,猶如森林中的糖果屋般不真實,給予需要休息的身體和渴望避雨的心理帶來甜甜的溫暖。
木頭搭建出的內外空間樸質而沈穩,進屋前必須先將腳底的污泥去除,即便外頭濕漉漉,屋內地板仍舊乾淨,內部空間寬敞簡單,提供著山友最基本的生理休憩需求。
雄国沼金針花海就在山屋不遠處,黃澄澄地散佈在灰白雲霧籠罩的濕原中,更顯精神抖擻。
健行於裏磐梯五色沼
沿著五色沼自然探勝路一一欣賞磐梯火山爆發後形成的七個湖泊,是飯後舒適的健行。名稱中不用「步道」而是「路」可說相當貼切,整段 3.6 公里的路程幾乎沒有起伏,就像在公園裡散步,安安靜靜地於林間輕鬆瀏覽。
因為火山後湧出的泉水含有礦物質,據說依時間和天氣在不同陽光強度的折射下,湖面會反射出不同的顏色,不過這是我第一次造訪五色沼,幾乎全程在雨中進行,也就只能遇見一種『下雨的顏色』,五色之說,就留著下回與下下回慢慢分解吧!
在巨大水流聲中反而更顯沉穩的達沢不動滝(瀑布)
車輛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兩旁逐漸密集的高聳樹林透露了我們正往深山裡開去,小小的停車場連接著幽靜蔥蘢的步道,逆著潺潺溪流前行,不用 10 分鐘的散步,便被隆隆水聲取而代之。
站在藏於磐梯山中的水簾幕跟前,巨大的流水不間斷地傾洩,隨著時間與空間流動不息而激昂,水的狀態就這麼萬千變化著,愣愣盯著瀑布猛烈撞擊、再匯淌成如鏡細流,我感受到的時間也暫時停止了。
前來拜訪的人不多,莊嚴靜謐。返程前經過一旁的達沢不動明王神社,回頭再望一眼瀑布,突然好奇它聳立在此多久了?而它身上的那些水珠,又經過多遠才能到這?
伴著逐漸減緩遠去的水流步向停車場,不動滝的循環歷程,肯定不只停留在鳥居後頭。
親眼見見它吧
每當從民宿離開前往下一個小城鎮、又或是離開一間小店餐廳,「請再回來福島玩」,五天裡相遇的福島居民總是掛念著同一個期待。在經歷巨大轉變後的福島人民,渴望的不過是回到原本生活的樣貌,希望外界不再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同時等待著家鄉能再度熱絡起來。
五天的行程中我也曾試圖尋找異常的蹤跡,但原本熱門的福島觀光既不在事發的沿海地區,影響的範圍也隨距離銳減和時間的消退而並未被列入警戒區域裡;所到之處一切溫和安靜,仍不放棄的生命力又隨處可息,我反而因為這趟旅程,點燃對日本東北探索的興致。
我仍相信只有親身拜訪,才有機會不披載片面觀點地去理解未知,這個我用雙腳認識的福島便是。
若你對福島有興趣,可以由福島觀光局官方授權經營的中文粉絲團 日本好好玩 福島GO GO GO 獲取旅行資訊,若在規劃中有疑惑或住宿訂房等日文溝通需求,加入 日遊 LINE 生活圈 便能獲得免費協助。
追蹤我的 Facebook 專頁
行走在日本東北 – 福島 系列文章
[wcp-carousel id=”1178″]